【好书推荐】告别摆烂 暑假躺读 带你阅见更好的世界(四)
【好书推荐】告别摆烂 暑假躺读 带你阅见更好的世界(四)
读书,
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。
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,
文字可以。
无法经历的人生,
书籍带你相遇。
这个暑假,
我们换个姿势:继续躺,
让书籍带你阅见更好的世界。
《病隙碎笔》史铁生
史铁生(1951—2010),北京人。21岁双腿瘫痪,30岁后患尿毒症,靠每周三次透析续命。他自嘲:“职业是生病,业余在写作。”却把“业余”做到了极致——《我与地坛》《病隙碎笔》《命若琴弦》等作品屡获鲁迅文学奖、老舍文学奖,被誉为“中国最具人格力量的作家”。
①这是“用生命写成的问答”
全书243则短章,是史铁生在透析间隔的“碎时间”里,对命运、爱情、信仰、死亡的逐一“盘问”。文字背后是一个每分钟都在倒计时的人,却执意替我们追问“如何好好活”。
②一剂温柔又强悍的“强心针”
如果你正被工作挤压、被生活消耗,史铁生会告诉你:“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”。他把病痛熬成一剂解药——不灌鸡汤,只递给你一副刚好的铠甲。
③语言美得让人颤栗,却又好读
没有艰深术语,全是深夜灯下与你促膝长谈的句子。随手一翻,就能截出朋友圈“封神”金句。
①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,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。
②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,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。
③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,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‘更’字。
④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,皈依是在路上。
⑤所谓天堂,即是人的仰望。
《飞鸟集》罗宾德拉纳特·泰戈尔
罗宾德拉纳特·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(1861-1941)他出生于加尔各答的哲学与艺术世家,13 岁写诗,20岁名震印度文坛,1913年凭《吉檀迦利》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,诗人、作曲家、画家、教育家,印度国歌的词曲作者,一生出版 50 余部诗集、100 多篇短篇小说。甘地称他为“伟大的哨兵”,郑振铎赞其“在荆棘丛生的地球上,为我们建筑了一座宏丽而静谧的诗的乐园”。
①史上“最短”经典——325首无题小诗,最短仅4行,通勤、睡前、候车间隙都能读完几页。
②金句制造机——“生如夏花”“世界以痛吻我”皆出于此,小红书10w文案的源头。
③中文最美译本——郑振铎、冰心合译,把孟加拉语的空灵译成汉语的清脆。
④随身的心灵 BGM——焦虑时读两首,像给大脑插上了降噪耳机;迷茫时读两行,像给灵魂点了盏小夜灯。
⑤零门槛哲学——没有艰深术语,只用飞鸟、落叶、星光就把“如何生活”这件事说明白。
①世界以痛吻我,要我报之以歌。
②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,你也将错过群星了。
③生如夏花之绚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。
④鸟翼系上了黄金,这鸟儿便永远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。
⑤你微微地笑着,不同我说什么话。而我觉得,为了这个,我已等待得很久了。
⑥不要着急,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。
⑦长日尽处,我站在你的面前,你将看到我的疤痕,知道我曾经受伤,也曾经痊愈。
⑧一杯水是清澈的,而海水却是黑色的;就像小的道理可以说明,真正的大道理却是沉默的。
《哈姆雷特》威廉·莎士比亚
威廉·莎士比亚(William Shakespeare,1564-1616),英国斯特拉福小镇走出的手套商之子,却写出了人类情感的“总目录”。一生留下39部戏剧、154首十四行诗,被博尔赫斯称为“宇宙的声音”。他创造2000多个英语新词,让“bedroom”“lonely”第一次有了心跳。
①它是一本“预装了人生的说明书”:
拖延:哈姆雷特为父报仇却一拖再拖,像极了写论文的我们;
内耗:“我脑子里有千军万马,身体却原地踏步”;
存在焦虑:当他说“丹麦是一座监狱”,你是否也听见格子间的回声?
②它是一把“人性的X光机”
奥菲莉亚发疯时手里握着野花,那是莎士比亚递给我们的测谎仪。
“她的疯狂,是整个世界失语的证据。”
克劳狄斯的忏悔让人恨不起来——原来坏人也会在深夜被良心烫醒。
③它是一场“语言的魔术秀”
豆瓣读者@铁皮说:“读原文才发现,莎士比亚把英语变成了拉丁舞——每个单词都在旋转。”
中译本同样惊艳:朱生豪的“生存还是毁灭”,卞之琳的“活着不活着”,每次重译都是一次心脏搭桥手术。
①我可以被束缚在果壳之中,却仍自认为是无限宇宙之王。——写给每个在出租屋做梦的人。
②世上本无善恶,思想使然。——提醒我们在键盘前慎敲每一次“正义”。
③当你真感到痛苦,言语就消失了。——奥菲莉亚的沉默,比所有控诉都震耳欲聋。
④准备好就是一切。——霍拉旭的朴素真理,比王子所有独白都更接近答案。
世界很大,
书是折叠的时空机。
暑假不赶路,
躺读也能抵达。
运营管理 / 校新媒体中心
整理编辑 / 陈怡瑜
排版发布 / 陈怡瑜
审核 / 王晓春
广东南粤技工学校唯一官方公众号
更多校园趣事
欢迎您积极投稿(一经采纳有神秘奖品哦)
投稿邮箱:3340826467@qq.com
图文由©广东南粤技工学校新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
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加入广东南粤技工学校
你“在看”我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