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末伏|这些“潜伏”的健康陷阱要警惕
今日末伏|这些“潜伏”的健康陷阱要警惕
“小扇引微凉,悠悠夏日长”,
当处暑的脚步渐近,
我们迎来了三伏天的最后一程
——末伏
作为夏季向秋季过渡的关键节点,
末伏的气候特点与养生之道,
藏着许多容易被忽略的学问。
末伏:伏天的“尾巴”不简单
末伏通常在立秋之后,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°,虽然日照依然强烈,但冷空气已开始悄悄渗透,形成“白天烈阳炙烤,夜晚凉风渐起”的独特气候。
这种昼夜温差的拉大,让末伏有了“秋老虎”的别称。气象数据显示,末伏期间我国华北、黄淮地区午后最高气温仍可达 35℃以上,但凌晨最低气温可能降至20℃左右,昼夜温差超过10℃的情况十分常见。
气候“变脸”期,身体易亮红灯
末伏的温差变化对人体是不小的考验。白天高温导致人体毛孔张开排汗,夜间骤降的温度则容易让寒邪趁虚而入,引发感冒、关节疼痛等问题。中医认为,此时人体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若贪凉露宿或过量食用冷饮,极易导致“外寒内热”的体质紊乱。
同时,空气湿度的降低也会带来新的困扰。北方地区此时相对湿度多在50%以下,干燥的环境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,还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。南方虽然仍有“桑拿天”余韵,但台风季的来临也可能带来突发性降温。
末伏养生:做好“收”与“防”
饮食:清补为主,兼顾润燥
末伏饮食需告别盛夏的“苦寒解暑”,转向“甘润生津”。推荐多吃山药、莲子等健脾食材,搭配梨、银耳等润燥食物。可尝试“酸梅汤”代替冰饮,用乌梅、山楂煮制的饮品既能生津止渴,又能收敛阳气,符合“秋收” 的养生原则。
此时应逐步调整作息,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,早起以舒达阳气。夜间睡觉最好盖薄被,尤其注意腹部保暖,避免脾胃受寒。空调温度不宜过低,可备一件薄外套抵御冷气侵袭。
运动:温和锻炼,避免大汗
末伏运动宜选择散步、太极拳等温和项目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。中医认为“汗血同源”,过度耗汗会损伤阳气。运动时间建议选在清晨或傍晚,运动后及时补充温水,切勿贪凉饮用冰镇饮料。
末伏小贴士:这些细节别忽略
01洗澡时水温略高于体温,帮助打开毛孔排出湿气,洗完后及时擦干避免受凉。
02外出时随身携带薄外套,应对室内外温差。
03可适当按摩足三里、涌泉等穴位,增强脾胃功能和免疫力。
末伏虽已是伏天尾声,
但养生丝毫不能松懈。
顺应时节变化调整生活习惯,
才能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,
正如老话所说:
“末伏养生做得好,秋冬少往医院跑”,
让我们一起安稳度过这个过渡时期,
迎接天高气爽的金秋吧。
运营管理 / 校新媒体中心
图片来源 / 网络、百度图库、陈怡瑜
编辑排版 / 陈怡瑜
审核 / 王晓春
广东南粤技工学校唯一官方公众号
更多校园趣事
欢迎您积极投稿(一经采纳有神秘奖品哦)
投稿邮箱:3340826467@qq.com
图文由©广东南粤技工学校新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
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加入广东南粤技工学校
你“在看”我吗?